重庆渝州交易城医院
为宠物捉寄生虫险丧命!这个移动的“毒王”要小心

时间:2023-10-08   来源:重庆渝州交易城医院   作者:露露

一、蜱虫是种什么虫

蜱虫又称草扒子、狗豆子,身体呈红褐色或灰褐色,长卵圆形,腹背扁平,约芝麻或米粒大小。吸饱血后,虫体可膨胀。

蜱虫家族庞大,有800多个品种,主要分为硬蜱和软蜱。我国已发现110余种蜱虫,生命周期一般为3年,产卵能力不输蟑螂。

蜱虫多蛰伏在草丛、树木或山地泥土中,吸血时寄宿于动物的皮毛间。蜱虫的活动范围仅数十米,不能飞也不能跳,但可随宿主尤其是候鸟迁徙环游世界,成为漂洋过海的“洋蜱虫”。

在我国,蜱虫主要分布在河南、湖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辽宁等省份。

二、蜱虫有哪些危害

蜱虫是全球第二大病原传播媒介,仅次于蚊子。其携带和传播的病原体数量繁多,已知的包括83种病毒、31种细菌、32种原虫。

蜱虫不仅通过叮咬传播疾病,还可通过皮肤接触、黏膜吸收等形式传播疾病。传播的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、森林脑炎、莱姆病、斑点热、出血热等。

蜱传疾病的早期症状类似,除叮咬部位过敏、溃疡或红肿外,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、发冷、瘙痒、头痛、乏力和肌肉酸痛。有的人会出现关节疼痛、皮疹等。文章开头的张阿姨首发症状就是眼结膜充血、面部肿胀,逐渐发展为全身症状。蜱传疾病也会让人面临瘫痪、多系统衰竭等危险,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。蜱传疾病中最常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,病死率超过10%,还可引发人的接触传播,造成聚集性疫情。

三、蜱虫如何寻找“猎物”

蜱虫嗅觉灵敏,对动物体味、汗味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很敏感,有些甚至能认出动物的影子,并识别其活动路径,感知距离达15米。

当嗅到猎物后,蜱虫就爬到相应的草地和灌木丛的顶端,一旦与“猎物”接触便牢牢抓住,并挑选舒适、隐蔽的部位,如头皮、腰部、腋窝、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。随后,蜱虫将口器刺入“猎物”皮肤吸血,并分泌麻痹毒素,同时向“猎物”传播疾病。

吸食后不久,大多数蜱虫会脱落。在下次需要进食时,蜱虫又会更换新的“猎物”,因此,蜱虫又被称为移动的“毒王”。

四、四招远离蜱虫叮咬

人们在郊游、遛狗、钓鱼、露营、伐木、耕种或打猎时,均可能与蜱虫密切接触,甚至在家庭院内或社区里也可能被蜱虫叮咬。

那么,该如何预防蜱虫叮咬呢?

1.做好防护。到户外活动时,外露部位使用驱蚊剂,穿浅色、紧口、光滑的长衣长裤和高帮鞋,避免在草地、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。

2.做好检查。活动后,要仔细检查外套、背包和宠物,尤其是头皮、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等皮肤褶皱处。发现蜱虫要及时清除,进入室内2小时内进行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的风险。

3.防止蜱虫“偷渡”。饲养宠物者要定期检查和清洁宠物,防止蜱虫寄生并“偷渡”到人身上。外出遛狗时,避免在草木茂盛的地方久留。

4.如果您或宠物的身上莫名长出一个“黑痣”,细看还带腿,触感较硬,那极有可能是蜱虫,应尽快清除。但切勿用手直接拔除,更不可挤破。要戴手套,用镊子或工具夹取,如不慎接触虫体,要及时清洗并用碘酒或酒精消毒。

五、被叮咬后这样处理

如不小心“中招”,千万莫慌,更不要直接动手揪掉它。建议去医院求助专业医生。如就医不便,可参考下面的方法进行紧急处理。

1.戴上手套、口罩,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局部。

2.用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虫,均匀用力向上提拉,避免口器折断在皮肤中。

3.夹除蜱虫后,用酒精或肥皂水彻底清洁被叮咬部位。

4.将蜱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,或用胶带包裹,避免直接接触蜱虫。

5.如果您在接触蜱虫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热、乏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请及时就医,并告诉医生蜱虫叮咬史。
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只作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
重庆.九龙坡.石桥铺交易城渝城街2号
023-68617135
公交:乘坐138路公交在南方花园D区站对面即达。
轻轨: